〈附錄〉II 303
學金,1763年5月,他進入哥丁根大學。
雖然那時哥丁根大學創校還不滿三十年,它已是一個科學硏究重 鎭,聲名迄今不墜。李希騰堡起先學數學,後來大部分時間硏究物理 與天文。他對實驗科學的偏好,逐漸使他放棄了數學與理論力學,並 對他的科學的哲學的發展極爲重要。康德的興趣「從應用科學(地質學 與氣象學)轉移到理論力學,並因而再轉移到科學的哲學,使他逐漸懷 疑所有依賴類推的演證©」,相對而言,李希騰堡沿著大體上與康德相 反的途徑,逐漸對類推的性質與功能十分着迷,這份着迷日後導致他 的“典範”概念。同樣重要的是,他的學術興趣並不局限於自然科學; 他的閱讀範圍很廣,包括歷史、文學、與哲學。此外,約在1764-5年 之際,李希騰堡開始寫作“流水帳” (Waste-Books,他使用的正是這兩 個英文字),這是一種札記,「在其中我把所有的東西都寫下來,不管 是我看到的,還是想到的©」,這個習慣他持之終生。
1767年,李希騰堡大學畢業,這時他已是有名的“英國迷”,並開 始在哥丁根大學當年輕的英國學生的導師。1770年,他前往倫敦,幾 個星期後返哥丁根任數學與天文學敎授;這次旅行的高潮是他第一次 覲見喬治三世——當時的英格蘭國王與漢諾威統治者。除了 1774、5 年他又去了英格蘭一趟之外,他一直在哥丁根度過餘生(他逝於1799 年)0
李希騰堡是全歐洲都尊敬的科學家。他當老師的聲名更大,在德 國,他是第一位以實驗做爲例行敎學工具的人@。他在世時,當代最
© J. P. Stern, Lichtenberg: A Doctrine of Scattered Occasions (Bloomington: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, 1959), p.l20 © Lichtenberg, Notebooks(177b), cited in Stern, p.15。
向您推薦:中和燒烤餐廳 中和燒烤 新莊義式咖啡
159 第五章曰常生活
虛構的家庭
圖形說明如何運作
资訊新未來206
大型媒體公司
系統有問必答
資訊新未來208
玩樂方式
哲學與純文學
周遭的世界